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

  文字,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由简单而复杂,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完美而规范化的程式。它既具有人类思想感情的抽象意义与韵调和音响节律,又具有结构完整,章法规范,而又变化无穷的鲜明形象。尤其是象形文字,更是抽象与具象的紧密结合,其文字的本身,也可说是一种完整的美术设计。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工商业突飞猛进的时代,产品的竞争,生活的美化,已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传导思想感情的媒体―一文字的美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跃居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字形要正确
  不同汉字或拉丁字母的构成,笔划都是法定的,只要有一点半划不符,就成别字,轻则字 义不同,重则不成其字,无人认得,这就完全失去了文字本身的作用。因此字形要做到确切无误,既不能任意增加笔划,也不能任意减少或改变。

  风格要统一
  不管拉丁字母或汉字,字体笔划都必须统一。如写汉字,不宜三笔隶体,二笔仿宋,写拉丁字母也不宜播楷、小楷、花楷杂组一字,印刷体与手写体也不能在一字中混合运用。 

  字体表情要适应文字内容的精神
  每一种字体,都有它自身的表情。如黑体有醒目严肃的感觉,老宋、楷书有端庄刚直的的表情;仿宋、行书有清秀自由的意趣;而篆书则有华贵古朴的风貌又如拉丁字母的花楷颇相当于汉字的左篆,具有华贵古朴之感;印刷体则相当于老宋楷书,一具有端庄明确的感觉。

  手写体则相当于仿宋、行、草,有轻松活泼的体态。因此选择某种字体为设计美术字之基调时,应该按文字内容的精神而定。这样才能表里一致,发挥出文字感染力的最大功能。至于 变化形式,可不拘一格,诣凡笔划之长短、肥瘦、曲直,”作者均可自由规范,只要根据文字 固有结构变化就行,甚至还可进一步按透视法、立体投影、空心变化等受法,加强其装饰意 义,使之美化。


书法表现的文字与设计

  要了解汉字的设计,首先应对各种书写体作系统的了解,这样才能融汇贯通,灵活应用。中国的书体,通常所说的有“正草隶篆”四体,但由于工具特殊,各代书家作书运笔神妙,出现许多不同的变化字体,成为多种特殊的艺术造型。
  中国字体从纯粹的绘画演变为线条符号而言,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体:

  古文
  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包括商朝的甲骨文和三代的金文两种。

  篆书
  有西周后期的大篆和秦时的小篆二体。篆书,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古朴感,其图形的抽象趣味在近代的篆刻上常被艺术化了。在现代的应用美术中,尤其是国内设计界多把篆书应用于贺年卡、请帖、徽章图案等设计。

  隶书
  源于秦代,取大篆与小篆的笔法,加以减省整理而成。隶书不仅变秦以前字体的曲线为直线,变划为点,变圆为方,且渐脱离形进于意符,隶书的特点是:一、每个字有一处(横划与右捺)带有波势的装饰笔。二、横划以右斜落笔书写。在广告设计里,凡公司。行号或展示会的全名设计(合成文字)常用隶书,可表现传统的权威感。

  草书
  有组织系统的简省字体。创自汉初,其演变过程是先有“章草而后有“今草”至后又有“狂草”。一般草书在造型上难为大众了解,又缺乏实用与易读性,不适用于一般文字设计用。不过用于感谢等需要表达亲切印象时,因草书具有个性,即信赖、亲切、高雅等特性用之得法也不失为好素材。

  正书
  又称“楷书”,揉和隶书、草书而成的一种书体,至今已成为一般书籍信件最通行的标准字。现在印刷活字的“正草”就是传统的“正书体”,它的笔迹有力,字划清楚,易读性最高。

  行书
  是正书的变体。中国文字,自唐以后,即少变化;而行书就被认为最流行的字体,一直沿用到现在,在实用美术上仍保有崇高的地位。行书易识好写,实用范围广。目前社会上除了印刷及重要文字得用正书字外,日用文书一般都用行书书写。

  现代汉字设计,基本都是按以上六种和印刷体中的老宋、仿宋、黑体等体例,进行演变加工得来的,重点要掌握每个字的基本笔划及有规律性的组织变化,考虑笔划间的空隙均衡使设计的商标;广告、标题、或包装装演,既得体又美观大方。设计形象性和装饰性的美术字,变化要自然适度,切忌过分夸张。因为过分的夸张,会显得矫揉造作,其效果会走向反面。
标签:字体设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