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年)

德拉克洛瓦是继席里柯之后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有“浪漫主义的狮子”之称。他情感丰富,知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他还擅长音乐,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美妙的日记,成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记录,在艺术理论上德拉克洛瓦也颇有建树。

大卫和安格尔在艺术创造中求助于典范,德拉克洛瓦则是以自己的热情为艺术之源。有人说如果让他的热情充分发挥的话,他一个晚上就能用颜色涂满巴黎的墙壁。在德拉克洛瓦的艺术世界里处处与古典主义相对抗:他要推翻古典主义所有法则,他力求洞察一切秘密。他从不害怕放纵自己的幻想:他以动态对抗静止、以粗犷对抗极端工整、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以光和色对抗素描。色彩成为绘画的主要问题:以无穷变化对抗僵化完美、以人物的个性化对抗严整的类型化。德拉克洛瓦用色彩笔触淹没了造型的轮廓,摒弃了对象的雕塑感,现实的美丑皆可入画,以此对抗高贵雅致。如果说和古典主义的种种对抗称之为浪漫主义的话,那么德拉克洛瓦就是浪漫主义的雄狮。

欧仁?德拉克洛瓦生于巴黎一个外交官的家庭,母亲喜爱音乐,舅舅是大卫的学生,这使德拉克洛瓦幼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影响,他爱音乐善画画。他说:“音乐常赋予我一些伟大的思想,当我听音乐的时候非常想画画。”他17岁时入巴黎美术学院格罗的画室学习,格罗是大卫的学生,但格罗已显露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而远离大卫的艺术道路,终因无法解脱而自沉于塞纳河。在格罗的画室德拉克洛瓦受到启迪,同时结识了席里柯,这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美术学院里,他精心研究过古典派绘画,他崇拜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和哥雅,英国的康斯太勃尔也给他很大的启迪。由于他的热情和充满艺术家心灵的自由,而不受古典主义传统深厚影响的画坛所重视。德拉克洛瓦24岁时,创作了第一幅震惊画坛的作品《但丁之舟》,它标志着法国又出现了一位大画家。26岁时创作了《希奥岛的屠杀》,使浪漫主义在法国画坛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1825年,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旅行,研究英国绘画成就,结识了英国大画家劳伦斯和波宁顿,英国绘画中鲜明的色彩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回国后的创作中,更强调画中色彩的效果,否定古典主义清楚的轮廓和线条的美感。3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兴起,深受感动的画家创作了世界名作《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他以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人民大众英雄主义的热情和同情,是幅最具浪漫主义特征的作品。这位32岁的浪漫主义大师很渴望去意大利看看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但终未成行却去了东方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这次东方之行改变了他的艺术道路,从此他的创作逐渐脱离现实,走向唯美主义道路。《阿尔及尔的女人》是代表作品。德拉克洛瓦大胆艺术创造的一生中,他的天才经常不被画界理解,所以他常说:“我被丢给野兽有三十年之久。”他晚年病重仍不忘画画,临终前他仍叫人把调色板拿来,以便调配颜色,他是握着调色板和画笔离开人世的,他给人类艺术宝库留下九千多件绘画作品,其中油画就有853件。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但丁之舟》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年)


24岁的德拉克洛瓦,以但丁的《神曲》为题材创作了《但丁之舟》,直接向学院派挑战。在这幅画中,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在地狱里的斯谛吉河中浸透着一群曾经在人世间犯下罪行的人的灵魂,他们被罚在污泥浊水中无休止地互相咆哮、互相斗殴,看到但丁的小舟,他们个个竞相争着求生,踩着别人往船上爬,在这群罪恶的灵魂中有个但丁的仇人,想请但丁搭救他免受黑暗之苦,被维吉尔又推到河中,并说:“滚开些,到你的狗群那里去。”这些灵魂在人间时妄自尊大、罪行累累,无善可录,所以死后他们的灵魂还在这里咆哮如雷,他们中有许多自命不凡的大人物,将同样像蠢猪一样躺在这阴暗的地狱里受苦受难,遗臭万年。这幅画表达了悲剧性的主题和画家的民主思想,说明行恶者必然受到惩罚,罪恶深重的魔鬼们如果有求生的欲望,也必然遭到拒绝。这幅画在人们面前展现另一个世界可怖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但丁的小舟四周波涛汹涌,气氛恐怖、郁闷而紧张,色调沉郁深重,受着苦难煎熬的灵魂有的愤怒,有的因痛苦而气喘,有的咬牙切齿,有的因激动而狂吼,画面极其恐怖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当这幅画展出时受到进步艺术家和思想进步人士的赞扬,年迈的格罗叫自己的木工为他订做一只精致的新画框。但这幅画同时也受到学院派画家的讥讽、嘲弄和攻击,官方甚至不给展出。可是人们终于发现沉闷的法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巨大的天才,希望又恢复了,古典主义更显得暗淡无光。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希阿岛的屠杀》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年)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少妇,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标签: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