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根据《江湖丛谈》记载,最早说单口相声的艺人是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的张三禄,“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自称其艺为相声”。其后,是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在北京西城一带撂地表演的单口相声艺人马麻子,“蒙古车王府曲本”《风流词客》曲词说他表演的情形是“紧接着闹个谢情凑凑趣,打个皮科遛遛钢”、“好话之中必掺着趣话,他怄得那古板之人都笑断了肠……”。据《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马三立《京津相声演员谱系》一文记载,张三禄曾传艺给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的朱绍文(一作朱少文)。朱原来演唱太平歌词,所说小笑话、逗哏及贯口活有些是从张三禄那里学来的。朱在发展相声上有很大成就:他编演了新段子分别与他的徒弟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和范有缘合作说演,由此出现对口相声;他将满族子弟票友阿彦涛收为代拉师弟(即代师傅收徒弟),促使票友的“清门”相声和艺人的“浑门”相声合流;朱还将由评书改行说相声的沈春和收为代拉师弟,由此形成朱家门、阿家门、沈家门相声的三个门派;从他开始,相声行业有了传徒授艺的规矩。据此,则已知相声的第一代艺人为张三禄,朱、阿、沈为第二代,师承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经历了八代,以继承朱派艺业的最多。成名于北京的有:第三代的恩绪;第四代的焦德海、刘德智、李德?、玉德龙、张杰尧、陈子贞、高德明;第五代的张寿臣、汤金城、常连安、于俊波、绪德贵、郭启儒、赵霭如、谭伯如;第六代的侯宝林、戴少甫、刘宝瑞、王长友、郭全宝、罗荣寿、王世臣、常宝华;第七代的马季、赵振铎、高英培、侯跃文、牛群;第八代的姜昆、冯巩、李金斗等。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版的英敛之《也是集续篇》里介绍相声说:“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声音,摹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笑乐,此所谓相声也。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民国二十二年(1933)张笑侠在《相声总论》一文中提到相声的来历:“在从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的,慢慢地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们说相声的叫做‘叫花子’的。”还提到艺人的遭遇,“在光绪的中叶,曾通令禁止设场子卖艺,他们这一行也在其中。年久了,他们这一行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慢慢地散布到各大商埠,差不多的地方,全都有了他们的踪迹”。“清门”相声源于1800年左右产生的“全堂八角鼓”演出中的逗哏,多由旗籍票友自编自演,曲目有《酒令》、《灯谜》、《扒马褂》等,词句修洁,通称文哏。“浑门”相声最初为撂地卖艺时的即兴创作,比较粗俗,通称打骂哏。清末二者合流,去芜存菁,形成了俗不伤雅的新风格,在发展过程中旁采博引,吸取了评书、莲花落、练把式、变戏法、滑稽二簧等有关说唱的技巧,形成了说、学、逗、唱兼备的艺术。

    相声的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后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相声的形式共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

    一段相声一般由“垫话儿”――即兴的开场白;“瓢把儿”――转入正文的过渡性引子;“正活儿”――正文;“底”――掀起高潮后的结尾四部分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作的相声也常有省略“瓢把儿”的。相声用艺术手法组成“包袱儿”,表演当中通过说表而“抖响”使人们发笑。其手法计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每一段相声里一般含有四五个以上风趣幽默的“包袱儿”。

 

标签:相声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